會說雙語比較好(的原因)
「我的語言侷限代表了自我世界的界線。」
– Ludwig Wittgenstein
語言會刺激大腦、型塑我們的想法,讓複雜的溝通得以進行。自身語言中的字詞、表達用語和特殊形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和理解這個世界。如果你只會一種語言,那世界會有較明顯的界線。但處在無邊界溝通和全球旅遊的這個時代,被單一語言限制似乎太落伍了 – 即使你的母語有幸是像英文或西班牙文這樣的全球通用語言。
但雙語 – 會說兩種語言 – 或甚至是多語真的能讓人變出色嗎?當Google翻譯可以一鍵達成使命,雙語真的可以為我們開啟新世界嗎?它能讓我們經濟條件變好、賺取更多薪資,甚至可能引領更快樂的生活嗎?另外,它會是大眾文化喜歡說的那樣,是培養超級聰明孩童的秘訣嗎?
雙語寶寶的迷思
大腦是可塑性極高的器官。從出生到年老,它都一直在發展、適應、學習和重新學習,即使損傷後也是如此。語言是大腦日常運作的重要組成元素,但就如同大腦本身,科學依然無法全盤揭開語言如何經由神經傳導的秘密。
雖然在古老的想法中,處在多於一種語言環境中的孩童會感到困惑、較不聰明或甚至引發精神分裂症(沒錯,以前的人真的這麼認為),但近年來觀念卻往反方向靠攏:書籍和文章開始闡述雙語的優異,能讓孩子變成適應零碎多工的天才。
數十項常被媒體引用的研究都指出,在童年早期習得兩種語言,比起其他事項更能大幅增強孩童的認知能力,讓大腦能較輕易地在不同任務間切換,忙碌的環境中也能更容易保持專注,並有更好的記性。這些研究暗示,學習並使用兩種語言顯然能讓孩童的大腦變好。
但一位身為雙語者的年經研究人員Angela de Bruin詳細查看這些研究時,發現他們太過誇大渲染優點,提出了無決定性證據的結論。「會說雙語更好」的闡述在大眾觀念裡日趨成熟,但de Bruin對研究成果的質疑也顯示了其好處並不像報導指出的那樣明確或普遍。
這並不是說雙語沒有助益,一旦科學更加進步,說不定最後會證明雙語非常重要。除了認知能力外,社交助益也同等重要。舉例來說,一份近期的研究說明雙語兒童,即便是只待在第二語言環境中的孩子,可以從_另一方_的觀點來看待事情而能更好地理解他們的意圖。研究人員推斷,這樣的能力讓他們更具同理心,也能更加了解說話者的真實含意。
具同理心提供了社交優勢,但學習不只一種語言還有另一個重大優點:幫助大腦維持健康。
關於雙語者大腦的真相
像其他肌肉一樣,大腦也喜歡運動,因此精通兩種或多種語言是讓大腦保持健康、延緩失智症等退化疾病的最佳方式之一。事實上,雙語人士比起只說一種語言的單語者,出現阿茲海默症症狀的時間晚了將近五年。這比目前任何所知藥物的延緩效果都還好。更神奇的是,這項優勢在不識字的人身上也同樣顯著。
對於經常用母語程度說兩種或以上語言,且關鍵在於能定期切換這些語言的人來說,還有另一個更具體而獨特的優勢:在日常生活中同時使用西班牙文和英文的波多黎各裔紐約人,大腦比起單語者的更加敏捷靈活。針對從小到大都使用當地語言以及英文的新加坡人所做的研究也有類似結論。但若是沒有經常切換兩種語言,或只在有限狀況下,例如家中,使用另一個語言的雙語人士,獲得的優勢就少得多。
若要回答下列問題,文化影響也很值得研究:會說多於一種語言可以讓我們和世界更緊密聯繫嗎?或是像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的名言所說:「就像擁有另一個靈魂」呢?
雙文化的好處
近期一份對德語人士和英語人士的研究顯示,語言讓我們得以理解世界,甚至能影響我們看待和描述事物的方式。再舉例來說,芬蘭人對世界的描繪無疑會和阿拉伯人不同,畢竟阿拉伯人不太需要和芬蘭人一樣用40種詞彙來敘述和雪相關的概念。會有如此結果大概是因為芬蘭人在描述或甚至體驗冬季的方式有著顯著差異。的確,學習另一種語言不只讓我們從不同視角看世界,也會影響我們的思考模式。如同語言學暨雙語主義專家Panos Athanasopoulos教授所說:「語言、文化和認知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許多研究都支持此論述,顯示會說不同語言的人在開明程度和文化敏感度的測驗中拿到較高的分數,並且較容易從不同(文化)角度看待事物。因此學習雙語似乎能讓人具有雙文化(或是多文化,如果你會兩種以上的語言)特質。這是另一個在現今無國界環境中的優勢,也是全球旅遊、認識新文化背景人們的重要技能。
雙語主義的商業研究
雙語的優點可不僅於此。瑞士、英國、加拿大及印度等國的研究,以及我們主辦的EF英語能力指標(EF EPI)都凸顯了具備不同程度雙語或多語能力,會有不同的薪資。
拿一份瑞士研究當例子,它預估多語人士貢獻了瑞士10%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證明員工的語言技能為瑞士的企業開拓了更多市場,對整體經濟大有助益。另一方面在英國,執著依賴英語、不願意大量投資於學習其他語言所造成的花費成本,預估每年高達480億英鎊,也就是GDP的3.5%。
對企業來說,員工的語言技能 – 無論是因為市場擴張遇到的新語言,或是全球_通用語_英文 – 都很重要。2014年EF EPI曾引用過一份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研究,顯示將近90%的經理人認為較好的跨境交流能夠提高利潤。另一份研究也指出79%曾投資加強員工英文能力的公司在銷售額上皆有增加。
從個人層面上來看,懂雙語的好處有些難估算,因為他們主要依附於產業、地區和就業水準上。舉例來說,加拿大在2010年做了一份研究,顯示雙語工作者的薪資比單語同事高出3-7%。會說該國兩種官方語言 – 英文和法文 – 的人賺得更多,即使工作不要求第二語言。美國的研究則顯示會說外語可以讓薪資提升(至少)1.5-3.8%,其中因為人數相對較少,且考慮到德國對全球貿易的重要性,擁有德文技能的人加薪幅度最高。這樣的津貼在印度更是明顯,會說英文的人時薪平均高了34%。
雙語或多語經理人也逐漸被重視並受到追捧:人資和產業領導人認為他們擁有更好的能力,能夠管理全球業務和團隊關係。
會說雙語比較好。以上。
成為雙語人士有明確而實在的好處。雖然能證明雙語環境對孩子認知有益的證據有限,但終身學習並定期使用第二語言的確能讓大腦更靈敏、有彈性,經濟上的優勢則更多。了解更多語言也能讓心態更加開放,讓自己覺得和其他文化、和世界更有聯繫。說不定 – 雙語還能促進全球和平與諒解。如果這都還不是學習其他語言的好理由,我真不知道哪些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