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Blog | EF Blog Taiwan
EF Education First最新旅遊、語言課程和海外文化資訊
Menu索取免費簡章

吃飯也有法式美學?教你怎麼吃得像法國人一樣有品味!

吃飯也有法式美學?教你怎麼吃得像法國人一樣有品味!

說到法國,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可頌、紅酒、法式料理、米其林?但如果你真的有機會走進法國人的日常,會發現:他們對「吃」這件事,講究的可不只是味道,更多的是生活態度、節奏,甚至帶點浪漫。

在法國,餐桌文化就是生活文化,餐點不只是填飽肚子,而是一場儀式、一種社交、一段享受。今天,就來帶你看看,法國人到底是怎麼吃飯的,才能這麼優雅、這麼快樂!

早餐:法國人的早晨,輕甜又帶點咖啡香

法國人的早餐走的是「簡單但不隨便」路線。大多數人早上不會吃得太飽,但絕對要有點甜、有點麵包,還有咖啡香。

經典組合是:

  • 法棍或布里歐麵包抹上奶油和果醬

  • 可頌或巧克力麵包(pain au chocolat)

  • 再來一杯濃縮咖啡或果汁

如果是假日或比較有時間,還會升級版,像是用奶油、起司、香草調味,放進烤箱焗烤的baked eggs(烤蛋),營養又滿足,是很多法國家庭早餐桌上的秘密武器。

咖啡時間也是有規矩的

在法國,咖啡怎麼喝、什麼時候喝,真的很講究。

早上:喝加牛奶的Café au lait
下午或餐後:來一杯濃縮黑咖啡un café(基本上就是Espresso)

千萬不要下午還點一杯大杯拿鐵,保證會被認出是外國人 XD

法棍 Baguette:法國人的餐桌靈魂

法棍不只是麵包,更是法國人的生活必需品。

這條大概一公尺長的細麵包,幾乎每家麵包店都會現烤。吃法也有小細節喔,真正的法國人,吃法棍是不切片的,直接用手掰、用手撕,才是最道地的吃法。

不論是早餐、配湯、配起司、夾三明治,甚至直接啃,法棍在法國人的飲食裡絕對是超高存在感。還有一個小撇步:買法棍一次要買兩條,因為一條真的一下就被吃光啦~

可麗餅 Crêpes:甜鹹都要來一份!

法國街頭到處都是可麗餅小攤,是當地人下午茶、宵夜甚至輕食的最愛。

甜口味:香蕉巧克力、檸檬加砂糖、Nutella 絕對是經典。
鹹口味:火腿、起司、蛋,簡單又超有飽足感。

而且自己在家做其實也不難,只要一個平底鍋,搞定麵糊,隨便加料,馬上有法式氛圍感。

法國正式餐點的流程長這樣

比較正式的法國餐,當然不是每次都七道菜,但至少三道菜的節奏是基本款。

  1. 前菜 hors d'œuvre 或 entrée:開胃小菜或湯品

  2. 主菜 plat principal:通常是肉或海鮮,會搭配新鮮時蔬或燉菜(像經典紅酒燉牛肉 boeuf bourguignon)

  3. 最終大抉擇:甜點(dessert)還是起司(fromage)

甜點 or 起司?法國人的幸福困擾

如果你愛吃甜點,法國根本天堂。
必吃款有:

  • Crème brûlée 焦糖布丁

  • Tarte Tatin 反轉蘋果塔或梨塔

但如果你是起司控,那法國人的「起司盤」會讓你幸福到流淚。從藍起司、Camembert(卡門貝爾)、Brie(布里)到各種臭到爆但超好吃的在地起司,配上法棍或紅酒,簡直完美ending。

法國人什麼時候吃正餐?

法國人的大餐不一定是在晚餐。很多人習慣中午(大約13:00)就吃三道菜大餐,晚上反而簡單輕食,甚至到晚上八點過後才開始用餐。

跟台灣人習慣的「晚餐吃最多」完全不一樣~

飯前開胃酒 & 飯後助消化酒,超有儀式感

Apéritif(Apéro)是法國人吃飯前的小酒,通常是清爽系,像是Pastis(茴香酒)或香檳。

Digestif是飯後來一杯助消化的酒,可能是烈酒、白蘭地或利口酒。雖然沒什麼科學根據,但法國人就是愛這套,喝了心情爽,飯後聊天更放鬆。

法國不同地區 = 不同味道的餐桌文化

法國其實分成13個不同的地區,每個地方的食材和料理風格都不太一樣。

像是:

  • 波爾多、勃根地:紅酒 & 起司的天堂

  • 南法普羅旺斯、蔚藍海岸:大量橄欖油、香料、檸檬,超有地中海風味

  • 北部諾曼第、布列塔尼:新鮮海鮮、淡菜、魚湯,海味滿滿

  • 東部阿爾薩斯:受德國影響重,奶油、馬鈴薯、濃郁燉菜是招牌

巴黎 = 吃貨的天堂

最後,當然不能不提巴黎。全市有超過9000家餐廳,其中還有超過100家是米其林星級。不只法式料理厲害,各國美食也應有盡有,亞洲菜、地中海菜、異國料理,想吃什麼幾乎都找得到。

在法國,吃飯從來都不只是吃飯而已

吃,是一種節奏、一種品味、一種法式浪漫。慢慢來,細細品,聊聊天,喝喝小酒,這才是真正的「法式生活」。

下次去法國,記得別急著走,坐下來,優雅地,好好吃一頓。

Bon appétit!

立即體驗法式風情瞭解更多
中獲取有關旅行,語言和文化的最新知識 在GO newsletter註冊

探索世界並在國外學習語言

學習更多